止痛保健贴使用知识手册

止痛保健贴使用知识手册

  -智能中医暨乙妙诊疗

  

注意:孕妇、哺乳期、月经期禁用

  一、适用症状:因风寒湿邪、气滞血瘀引发

  的病症人群。

  二、独特配方及功效

  本膏药由13味草本药配置的乙妙独特渗透液及37味草本药包共同组成。施药后先由易机汤渗透液进入皮肤肌肉深处,再由十八味草本药到达痛点,完成经络疏通、除寒祛湿、活血化瘀、调节气血扶阳固本、改善微循环、疼痛点会逐步减小,持续用药使,身体恢复正常。

  三、额外妙用

  把使用过的“止痛保健贴”,剪开药粉加温水泡脚30分钟左右,余下的药效能通过足底经络传到全身,若同时用双手拿捏的双侧肩井穴/肩窝三次。有助于阳气固存。即是中医的“正气存内、邪不相侵”!这是“止痛保健贴”另外妙用。

  四、适用人群:

  1.2岁~12岁儿童、少年的感冒、咳嗽、免疫力低下人群。

  2.女性宫寒、体寒、痛经、月经不调、小腹寒冷胀痛、月子风寒湿寒病、不孕、脾虚胃寒、浑身无力、肾阳不足;

  3.男性肾虚、脾虚、胃寒、阳痿早泄;

  4.中老年人的(2)和(3)条的病症外,还有骨关节疾病,心脑血管疾病;

  5.16岁以上的颈椎、肩周、腰椎、四肢关节、湿疹、溏便、手足冰冷、畏寒、头疼、腹痛、失眠多梦、浑身无力。

  五、38种症配穴使用方法:

  注意:孕妇、哺乳期、月经期禁用

  (一)健康调理:

  1.调理亚健康:贴双内关、神阙为中心。

  一次贴三贴,七次21贴一疗程。

  2.身体乏力、沉重、畏寒怕冷、四肢冰凉、手足冷:贴大椎、双曲池、双委中。

  每次三贴,十次一疗程,三次9贴显效。

  3.畏寒怕冷、神疲乏力、精神不振、活力低下、身体沉重:心腧穴,脾俞穴,曲池穴,足三里穴。

  十次一疗程,五次15贴显效。

  4.面色青白、无光、黧黑、胸闷、气短、咳喘痰鸣:神道穴,胃腧穴,曲池穴。

  十次一疗程,五次15贴显效。

  5.高血压:内关、大椎、神阙或大椎、腰阳关、涌泉。要量血压,确认安全。

  十次一疗程。三次15贴显效

  6.咳嗽有痰:肺俞、尺泽,左大椎。

  每次三贴,七次一疗程,三次9贴见效。

  7.肿瘤:内关、外关、神阙或腰阳关、灵台、涌泉根据实际情况决定疗程,三次15贴见效。。

  8.脾胃不好、不吃饭:中脘、足三里。

  每次三贴,七次一疗程,三次9贴见效。

  9.消化不良:贴神阙、灵台、加关元。十次一疗程,一次3贴显效。

  10.腹部寒凉、胀痛、稀溏、五更腹泻,或者寒瘀便秘:大肠腧穴,天枢穴,丰隆穴。十次一疗程,三次9贴显效。

  11.小腹冷胀痛、五更泻、易腹泻、大便稀溏、便秘:天枢穴,下巨虚穴,八髎穴。

  十次一疗程,多数五次15贴显效。

  12.腰部:腰酸、凉、胀、痛、赘肉多:肾俞穴,水道穴,委中穴。

  十次一疗程,三次9贴显效。

  13.屁不下行、上热下寒:贴神阙、双涌泉。

  一次贴三贴,七次一疗程,三次9贴显效。

  (二)四肢、腰颈椎疼痛

  1.疼痛治疗:贴痛患处。三次一疗程。

  2.手冰冷:神道、脾俞穴、外关。

  每次三贴,七次一疗程,三次9贴见效。

  3.足冰冷:腰阳关、犊鼻、解溪。

  每次三贴,七次一疗程,三次9贴见效。

  4.踝关节凉痛:丘墟、昆仑、委中。

  每次三贴,七次一疗程,三次9贴见效。

  5.肩关节冷痛:大椎、肩髃、曲池。

  每次三贴,七次一疗程,三次9贴见效。

  6.肘关节冷痛:大椎、天井,阳池。

  每次三贴,七次一疗程,三次9贴见效。

  7.腕关节冷痛:大椎,阳池、曲泽。

  每次三贴,七次一疗程,三次9贴见效。

  8.腱鞘炎:理经后贴患处。

  七次一疗程,大多三次9贴显效。

  9.膝关节炎:理经后贴双膝眼或委中。

  七次一疗程,三次6贴显效。

  10.髋关节凉痛:命门、环跳、委中。

  每次三贴,七次一疗程,三次9贴见效。

  11.膝关节凉痛:犊鼻、解溪、委中。

  每次三贴,七次一疗程,三次9贴见效。

  12.颈椎病伴背脥痛:大椎、双侧膏肓。一次三贴,十次一疗程,三次9贴见效。

  13.颈椎病伴肩周炎:大椎、肩髎、曲泽,严重加膏肓。每次三贴或四贴,七次一疗程,三次12贴见效。

  14.颈椎病伴上肢麻木:大椎、膏肓、内关,严重加曲泽。每次三贴或四贴,十次一疗程,三次15贴见效。

  15.腰间盘突出可以贴:腰阳关、双环跳、双委中;或腰阳关、双委中。

  一次五贴或三贴。十次一疗程。三次15帖见效。

  (三)男性、女性科

  1.男性前列腺炎、小便清长、夜尿频多:命门穴,八髎,中极穴,曲泉穴。

  每次四贴,五次15贴显效,十次一疗程。

  2.男性不育、性欲减退、阳痿早泄:神阙、腰阳关配左阴包。

  每次三贴,十次一疗程,五次15贴显效。

  3.女性性冷淡,性交痛不孕、阴道干涩:

  关元、腰阳关配右三阴交。

  每次三贴,十次一疗程,五次15贴见效。

  4.女性宫寒、月经推后、月经量少:关元、腰阳关、足三里。

  每次三贴,七次一疗程,三次9贴见效。

  5.女性月经前乳房胀痛:乳根、归来、足三里。根据情况,来潮去贴。

  6.女性月经要下下不来:神阙、腰阳关、三阴交,来经后去贴。

  7.女性提前闭经:神阙、腰阳关、三阴交,月经来潮去贴,每次3贴,3次9贴显效,十次一疗程。

  8.女性妇科炎症:神阙、子宫穴、足三里。根据情况贴敷。每次3贴,3次9贴显效,十次一疗程。

  9.女性坐月子是留下的尾巴骨痛:腰俞、双委中。每次3贴,三次9贴显效,十次一疗程。

  10.女性减肥:中脘、关元、腰阳关或神阙、内关、外关。或腰阳关、神阙、涌泉。

  每次5贴,三次15贴显效,十次一疗程,疗效显著。

  六、不同人使用后可能反应不同

  中医以扶正祛邪为根本。在正气驱逐邪气的过程中,不同的人身体反应会有不同。

  1.使用后出现问题加重。

  腰腿有问题的越贴敷越感觉腰酸腿疼,或是妇科越贴敷肚子越疼等。此在中医范畴为排病反应,贴敷前正邪处于暂时的平衡,贴敷后激发了人体的正气,平衡打破后病态情况表现了出来。此时需要坚持贴敷,不然会功亏一篑。

  2.口干、头晕,咽喉痛、牙龈红肿等。

  使用后体内阳气上行的正常现象。若身体不适,可以自行调整用药。秋冬季会明显。

  *减少贴敷时间,每贴24小时减少到12-18小时。严重时,拉开间隔天数。

  *使用后多喝温开水,加速身体新陈代谢和体液循环。

  *注意多休息,身体静养。

  3.使用后便秘,是上火的另外一种表现。

  按上火的处理方法即可。

  虚寒体质畏寒怕冷,同时可以加贴敷天枢、大肠俞、足三里来调理。

  实热便秘周身燥热、口干舌苔黄厚时按摩腹部

  4.产生水汽、水泡、脓泡。

  是身体向外排邪毒所致,止痛保健贴有效反应。不严重的人也会没有反应,邪气自行消失了。

  水泡较小的,可以不用处理,待其自行复原;水泡较大,可以用针刺破,继续贴敷止痛保健贴可逐步恢复。可以用黄芪当归大枣泡水,帮助愈合。

  5.皮肤奇痒。

  是寒邪祛除的表现,坚持贴敷即可缓解或在痒处拔罐后贴敷。

  6.出现花斑或红点。

  是体内寒湿重外出的表现,贴一段时间后都会消失,身体症状能感觉到很大改善。

  7.脚心、腿上,头部等冒凉风。

  是寒邪外排,说明贴敷的有效果了,坚持贴敷即可,大都可以自行缓解。

  8.打嗝、放屁增多。

  体内浊气向外排出。坚持贴敷,您就能明显的感觉身体的变化。

  9.月经增多

  贴敷后,身体有瘀血的经期下瘀块属于正常现象。但月经期一定要停用。

  10.经期延长。

  此种情况多发生在贴敷初期,缩短贴敷时间,月经期停用。

  七、止痛保健贴主要37味药材介绍

  1.干姜:味辛,性热。归脾、胃、肾、心、肺经。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的功效。

  2.毛芋头:味甘辛,性平,具消疬散结之功,主治瘰疬,腹中痞块等证

  3.威灵仙:味辛,咸,温,有毒。归膀胱经。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之功效:主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骨哽咽喉。

  4.两面针:性味:辛、苦,温,有小毒。归经:归肝、胃经。:祛风,通络,消肿,止痛。

  5.牛膝:性平,味苦、酸。归肝经、肾经。补肝肾、强筋骨、逐瘀通经、引血下行。

  6.独活:辛、苦,微温。归肝、肾、膀胱经。功能主治祛风胜湿;散寒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头痛齿痛

  7.羌活:苦、辛、性温。具有散表寒去风湿,利关节之功效。治外感风寒、头痛无汗、风寒湿痹、项强筋急、骨节酸痛、风水浮肿、痛肿疮毒等。

  8.五加皮:性温,味辛、苦。归肝经、肾经。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

  9.桃仁:性平,味苦、甘。归心经、肝经、大肠经。活血祛痰、润肠通便。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调经药

  10.红花:性温,味辛。归心经、肝经。活血通经、散瘀止痛。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调经药。

  11.当归:性温,味甘、辛。归肝经、心经、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血药。

  12.骨碎补:性温,味苦。归肝经、肾经。续伤止痛、补肾强骨。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止痛药。

  13.乳香:入心、肝、脾经。活血止痛,消肿生肌。主用于瘀血心腹诸痛,痹痛筋挛,痈疽肿痛,跌打损伤,疮疡溃烂。

  14.没药:性平,味辛、苦。归心经、肝经、脾经。散瘀定痛,消肿生肌。属活血化瘀药下分类的活血止痛药。

  15.大黄:性寒,味苦。归脾经、胃经、大肠经、肝经、心包经。泻热通便、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属泻下药下属分类的攻下药。

  16.白芥子:温肺豁痰利气,乳腺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寒痰喘咳,胸胁胀痛,痰滞经络,关节麻木、疼痛,痰湿流注,阴疽肿毒。

  17.南星:苦、辛,温;有毒。归肺、肝、脾经。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主用于用于顽痰咳嗽,风痰眩晕,中风痰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癫痫,惊风,破伤风。生用外治痈肿,蛇虫咬伤。

  18.半夏:性温,味辛,有毒。归脾经、胃经、肺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燥湿药。

  19.川乌:性热,味辛、苦,有大毒。归心经、肝经、肾经、脾经。祛风除湿,温经止痛。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散寒药。

  20.草乌:性热,味辛、苦,有大毒。归心经、肝经、肾经、脾经。祛风、除湿、散寒、止痛。属祛风湿药下分类的祛风湿散寒药。

  21.细辛:性温,味辛。归心经、肺经、肾经。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祛痰。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温解表药。

  22.小牙皂:辛、咸、温,有小毒。入肝、大肠经。通窍、祛痰,通大便。主用于中风口噤,咽喉肿痛,痰喘胀满等症。

  23.地鳖虫:性寒,味咸,有小毒。归肝经。破瘀血,续筋骨。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疗伤药。

  24.蜈蚣:性温,味辛。归肝经。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属平肝息风药下属分类的息风止痉药。

  25.全蝎:性平,味辛,有毒。归肝经。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属平肝息风药下属分类的息风止痉药。

  26.茯苓:性平,味甘、淡。归心经、肺经、脾经、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水消肿药。

  27.泽泻:性寒,味甘、淡。归肾经、膀胱经。利小便、清湿热。属利水渗湿药下分类的利尿通淋药。

  28.白芍:性微寒,味苦、酸。归肝经、脾经。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血药。

  29.牡丹皮:性微寒,味苦、辛。归心经、肝经、肾经。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凉血药。

  30.陈皮:味辛、味苦,性温。归脾经、肺经。理气开胃,燥湿化痰,治脾胃病。属理气药。

  31.枳实:性微寒,味苦、辛、酸。归脾经、胃经。破气消积、化痰散痞。属理气药。

  32.杏仁:苦、温。有小毒(苦杏仁)。归肺、大肠经。解肌除痰,下气润燥。

  33.制首乌: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以及截疟解毒消痈,润肠通便的功效。

  34.甘草:性平,味甘。归心经、胃经、脾经、肺经。补脾益气、止咳祛痰、缓急定痛、调和药性。属补虚药下分类的补气药。

  35.人工牛黄:苦,凉。归肝、心经。息风止痉,清心肝热,化痰开窍,清热解毒。

  36.樟脑:性热,味辛,有毒。归心经、脾经。开窍辟秽、除湿杀虫、温散止痛。属开窍药。

  37.冰片:性寒,味辛、苦。归心经、脾经、肺经。开窍醒神、清热止痛。属开窍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ongjiushiye.com/bjbk/104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公司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