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保健类显著增长商务部发布

皮肤科医生刘军连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6517764816994709&wfr=spider&for=pc

7月30日,商务部发布《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我国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特点进行了分析,对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报告》显示,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药品流通行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行业销售总额稳中有升,集约化程度继续提高,持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年全国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2.4%,增速同比放慢6.2个百分点。其中,药品零售市场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10.1%,增速同比加快0.2个百分点。

《报告》疫情期间,药店成为百姓购买防疫所需医疗防护物资和相关药品的重要场所。药品零售企业及时调整品类结构,满足市场需求,家庭医疗器械类和大健康保健类品种销售出现显著增长。

《报告》预测,在新发展格局下,药品批发企业优化网络结构将进一步加快,零售药店健康服务功能将得到积极拓展,现代智慧医药供应链新体系将会持续完善,药品流通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态势更加明显。

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

点击阅读原文可下载报告全文

一、发展概况

年是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收官之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药品流通行业经受住了考验,有力地保障了药品及医疗防疫物资的高效流通和可靠供应,为抗击疫情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药品流通行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加强医药供应链协同发展,创新药品零售与服务模式,行业销售总额稳中有升,集约化程度继续提高,显现出长期向好的态势。

(一)整体规模。

年,全国药品流通市场销售规模稳步扩大,但增速放缓。统计显示,全国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2.4%,增速同比放慢6.2个百分点。其中,药品零售市场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10.1%,增速同比加快0.2个百分点。截至年末,全国共有药品批发企业1.31万家;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家、下辖门店31.29万家,零售单体药店24.10万家,零售药店门店总数55.39万家。

(二)企业效益。

年,全国药品流通直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2.8%,增速同比放慢6.8个百分点,约占全国药品流通市场销售规模的85.2%;利润总额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5.4%,增速同比降低2.7个百分点;平均毛利率8.6%,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平均费用率6.8%,与上年持平;平均利润率1.8%,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净利润率1.7%,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

(三)销售品类与渠道。

按销售品类分类,西药类4销售居主导地位,销售额占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的71.5%,其次中成药类占14.1%,中药材类占2.3%,以上三类占比合计为87.9%;医疗器材类占7.4%,化学试剂类占0.7%,玻璃仪器类占比不足0.1%,其他类占4.0%。

按销售渠道分类,年对生产企业销售额亿元,占销售总额的0.5%,同上年持平;对批发企业销售额亿元,占销售总额的28.5%,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对终端销售额亿元,占销售总额的70.7%,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直接出口销售额68亿元,占销售总额的0.3%,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在以上对终端销售中,对医疗机构销售额亿元,由于年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的下降,占终端销售额的比例由年的71.5%下降至69.4%,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对零售药店和零售药店对居民的销售额亿元,占终端销售额的30.6%,同比上升2.1个百分点。

(四)销售区域分布。

年,全国六大区域销售额占全国销售总额的比重分别为:华东36.1%,中南27.0%,华北15.2%,西南13.3%,东北4.4%,西北4.0%。其中,华东、中南、华北三大区域销售额占到全国销售总额的78.3%,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三大经济区药品销售额占全国销售总额的比重分别为:京津冀经济区12.8%,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长江三角洲经济区26.5%,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珠江三角洲经济区10.6%,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年销售额居前10位的省市自治区依次为:广东、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山东、河南、安徽、四川、湖北。同年相比,除江苏、浙江、山东、河南位序略有升降外,其余各省位序保持稳定;上述省市销售额占全国销售总额的65.3%,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

(五)所有制结构。

在全国药品流通直报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药品流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占直报企业主营业务总收入的60.5%;实现利润亿元,占直报企业利润总额的57.5%。股份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占直报企业主营业务总收入的33.6%;实现利润亿元,占直报企业利润总额的37.7%。此外,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直报企业主营业务总收入的3.4%,实现利润占直报企业利润总额的3.2%;私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直报企业主营业务总收入的1.5%,实现利润占直报企业利润总额的0.9%。

(六)医药物流配送。

据不完全统计,年全国医药物流直报企业(家)配送货值(无税销售额)亿元(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物流企业配送货值占69.5%),共拥有个物流中心,仓库面积约万平方米,其中常温库占40.3%、阴凉库占57.8%、冷库占1.9%;拥有专业运输车辆辆,其中冷藏车占16.8%、特殊药品专用车占1.6%。自运配送范围在省级及以下的企业数量占81.5%;配送范围覆盖全国的企业数量占2.7%。委托配送范围在各级行政区域较为均衡,承担全国、跨区域、跨省、省内、市内及乡镇范围配送的企业数占比在11%-22%。在物流自动化及信息化技术方面,51.7%的企业具有仓库管理系统,34.9%的企业具有电子标签拣选系统,29.1%的企业具有射频识别设备。

(七)医药电商。

据不完全统计,年医药电商直报企业销售总额达亿元(含第三方交易服务平台交易额),占同期全国医药市场总规模的7.4%。其中,第三方交易服务平台交易额亿元,占医药电商销售总额的39.8%;B2B(企业对企业)业务销售额亿元,占医药电商销售总额的56.4%;B2C(企业对顾客)业务销售额67亿元,占医药电商销售总额的3.8%。第三方交易服务平台业务中移动端占47.6%,B2B业务中移动端占11.9%,B2C业务中移动端占72.9%。订单总数万笔,其中第三方交易服务平台订单数万笔,订单转化率97.9%;B2B订单数万笔,订单转化率96.0%;B2C订单数万笔,订单转化率96.2%。第三方交易服务平台网站活跃用户量51万;B2B网站活跃用户量59万;B2C网站活跃用户量万,平均客单价元,平均客品数约11个。B2B日出库完成率97.0%,B2C日出库完成率99.4%。B2B电商业务费用率7.3%,B2C电商业务费用率16.3%,均高于行业平均费用率。B2B与B2C销售结构差异较为明显,B2B业务主要集中在西药类,其次是中成药;而B2C业务主要集中在西药类、医疗器材类,其次是其他类。

(八)上市企业。

年,药品流通行业25家上市公司营业收入总和为亿元,同比增长4.0%,与年相比降低13.4个百分点。平均毛利率为17.6%,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平均费用率为13.6%,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平均利润率为2.8%,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年终最后一个交易日市值总计亿元,平均市值为亿元。市值亿元以上的企业增加到9家,分别是大参林、国药控股、益丰药房、上海医药、华东医药、国药股份、九州通、老百姓和华润医药;其中大参林的市值最高,为.03亿元。年内,25家药品流通行业上市公司披露的对外投资并购活动共有92起,涉及金额.79亿元。

(九)注册执业药师。

截至年12月底,全国注册执业药师总数达到人,同比增加人;全国每万人口注册执业药师数为4.2人。注册于药品零售企业的执业药师人,占注册总数的91.1%;注册于药品批发企业、药品生产企业、医疗机构和其他领域的执业药师分别为、、、人。

(十)社会经济贡献。

年,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全年销售总额相当于第三产业增加值的4.4%,同上年持平。其中,药品零售总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3%,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相当于第三产业增加值的0.9%,与上年持平8。年,全国药品流通直报企业纳税额(所得税)为98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6.3%;全行业从业人数约为万人。

二、运行特点

(一)药品批发企业集中度持续提高,销售呈回升态势。

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各行各业发展带来冲击,药品流通行业承受销售量下滑巨大压力,企业采取多项措施积极应对。随着疫情得到控制和复工复产,药品批发企业带动全行业销售增长由第一季度的-8.08%逐步上升至全年的2.4%,呈现由负转正的回升态势。从市场占有率看,药品批发企业集中度有所提高。年,药品批发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前位占同期全国医药市场总规模的73.7%,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4家全国龙头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同期全国医药市场总规模的42.6%,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前10位占55.2%,同比提高3.2个百分点;前20位占63.5%,同比提高2.0个百分点;前50位占70.0%,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排序最后一位的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由年的10.0亿元下降到年的8.8亿元。从销售增速看,大型药品批发企业销售增速放缓。年,前位药品批发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5%,增速回落12.2个百分点。其中,4家全国龙头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0%,增速回落12.2个百分点;前10位同比增长8.4%,增速回落8.6个百分点;前20位同比增长5.3%,增速回落11.9个百分点;前50位同比增长3.4%,增速回落12.7个百分点。

(二)药品零售企业销售稳中有升,增幅高于行业整体水平。

年,药品零售企业全年销售运行稳中有升、态势良好。销售额前位的药品零售企业销售总额亿元,占全国零售市场总额的35.3%,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前10位销售总额亿元,占全国零售市场总额的20.9%,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前20位销售总额亿元,占全国零售市场总额的25.7%,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前50位销售总额亿元,占全国零售市场总额的31.8%,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排序最后一位的企业销售额为1.8亿元,同年相比基本持平。疫情期间,药店成为百姓购买防疫所需医疗防护物资和相关药品的重要场所。药品零售企业及时调整品类结构,满足市场需求,家庭医疗器械类和大健康保健类品种销售出现显著增长。同时,面对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变化以及人民健康意识的增强,在“政策和市场”双驱动下,药品零售企业积极探索专业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路径,提升服务能力,建立专业药房,提供健康咨询等特色药学服务;借助数字信息和智能化手段,为消费者提供B2C、O2O以及“互联网+”等多业态的线上线下增值服务,拉动了零售市场销售额持续增长。此外,许多零售企业或主动参与地方药品集采,或适时调整品种价格稳定客源,并加强上游供应链协同发展维护零售终端市场。在行业整体销售维持低速增长的同时,零售市场逆势增长,增幅显著高于行业整体水平。

(三)医药物流企业提升服务能力,推进供应链协同发展。

药品流通企业及专业医药物流企业在物流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应用方面的能力逐步提升。年,具有仓库管理系统的企业占调查企业总数的51.7%,较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具有电子标签拣选系统的企业占调查企业总数的34.9%,较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具有射频识别设备的企业占调查企业总数的29.1%,较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随着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的实施、医院配送模式兴起与医药电商业务的快速增长,以及防控疫情的医药物资供应保障任务落实,医药供应链物流配送企业迎来了发展机遇和挑战。以全国和区域头部企业为代表的大型药品批发、零售连锁企业在物流网络布局、冷链管理,尤其是疫苗配送、仓储拆零拣选、运输调度、终端配送服务等方面,加快物流技术和管理水平升级。新冠肺炎疫苗的上市,吸引了众多国内国际运输企业参与疫苗运输的市场竞争,促进了医药物流企业加快对冷链业务的战略布局。在新政策及新市场的驱动下,医药物流企业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打造以供应链协同发展为主线、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综合实力已成为行业共识。

(四)医药电商销售增长,与线下融合进入发展新阶段。

年出现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形势,加快培养了公众线上问诊、购药习惯,在线医疗咨询需求显著增长。医院也纷纷加入医院的建设。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不完全统计,截至年3月全国已建成医院超过1家。线上处方流转带动了线上药品销售业绩快速提高,各大医药电商平台成交活跃度显著提升。电商企业纷纷与线下实体药店开展合作,加速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实现了“网订店取”“网订店送”的运营模式,确保了药品的安全性与可及性。全年,医药电商营销新模式在助力疫情防控、保障公众健康、促进全渠道经营与服务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行业销售不容忽视新的增长点。

三、趋势展望

(一)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下药品流通行业进入变革关键期。

年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随着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药品流通行业将迎来发展新机遇。同时,健康中国战略全面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向更深层次推进,药品流通行业进入了变革的关键转折期,必将加速战略转型,推动模式创新和技术升级、推动内贸与外贸联动发展,使药品流通体系整体效能不断提升,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二)药品批发企业努力优化网络结构及服务功能。

近年来,全国性和区域性药品批发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强强联合,扩大市场覆盖率,提升了集约化程度。在优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批发企业由过去的横向拓展转变为纵向下沉,进一步优化了城市与乡镇、发达地区与边远地区配送服务网络。同时,不断探索创新服务理念与服务模式,针对客户不同需求提供差异化增值服务,如将流通信息反馈至研发或生产企业,为医疗机构或零售药店提供药品追溯等延伸服务。许多企业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增强跨区域供应链物流协同能力,提高全产业链的运行效率和竞争力。

(三)零售药店加快推进健康服务的升级步伐。

年,随着人民群众对健康的日益重视,预防性需求增长,以及互联网+医保支付、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双通道”等政策落地,为零售药店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同时,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跨界资本进入以及医药电商发展等,使得药品零售行业竞争更为激烈。企业要寻求新的增长方式,加快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开展线上线下融合,以匹配不同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继续创新经营模式,发展专业药房、智慧药房等多种模式,提供健康监测、器械康复、医疗延伸、慢病管理等服务功能,以满足消费者健康服务的多样化需求。

(四)大力发展现代智慧医药供应链新体系。

“十四五”时期,药品流通行业需构建现代智慧医药供应链服务新体系,完善行业标准,着重提升网络化、规模化、专业化水平,使医药物流网络布局更加合理,仓储运输全过程信息可追溯,配送更加安全、高效、便捷。医药冷链物流作为医药物流的重要业务板块,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增加将不断发展。特别是新冠肺炎疫苗上市,为医药冷链物流市场带来巨大增量,物流企业有望迎来更多发展机会,冷链物流标准化建设也将不断完善。

(五)医药电商催生医药市场竞争新态势。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悄然改变了人们问诊、购药习惯,互联网医疗在线问诊量猛增,医药电商业务也快速增长,为助力抗疫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医药电商将走向规范化发展道路。未来社会资本也会持续进入医药电商领域,使之呈现出多元化竞争局面。传统药品流通企业要积极应对挑战,加快零售业务由以线下为主向线上线下融合方向转变,形成与医药电商融合与竞争发展的新格局。

(六)加强行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

“十三五”时期,药品流通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加快,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但行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存在。未来,药品流通企业仍需从多方面入手加强自身建设,如强化诚信经营意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进一步下沉营销网络,优化网络布局,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改善人才结构,重视专业性、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加强对各类技术人员的培训,以适应新领域、新业务的需求。行业企业要着力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整体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

●重磅!三部门联合发布辅酶Q10、破壁灵芝孢子粉、螺旋藻、鱼油、褪黑素五种保健食品原料目录

●三部门联合发布《保健食品原料目录营养素补充剂(年版)》《允许保健食品声称的保健功能目录营养素补充剂(年版)》

●有近60%的受访者对“保健品”表示认可,年轻人对营养健康产品的消费观念和模式正在驱动着行业重构

●重磅!国家市场总局发布特殊食品注册现场核查工作规程(暂行)

●进口保健食品在我国注册备案情况及发展趋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ongjiushiye.com/bjbk/bjbk/141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公司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