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元旦小长假阖家团圆之际,内蒙古妇幼保健院儿内科医护人员们仍然无惧苦累、加班加点地奋战在守护患儿生命的第一线。年入冬进入11月份以来,这里的就医人次突破历年新高,达到开院以来的巅峰状态。门诊全天24小时最高就医人次突破人;急诊全天24小时就医人次突破人;儿童重症监护室内的危重症抢救患儿床位增设至14张全部满员;普通病房7、8楼,每层楼增设4张加床后全部满员。儿科输液室全天24小时输液人次突破人;门诊全天24小时雾化治疗最高达到例次。在这样高密度、高强度、高风险的日子里,儿内科的一切医疗护理工作稳健有序地开展着,全科无1例不良事件与投诉发生。
是最美的笑容,让生命能追梦;是最美的面孔,让希望不落空;是最美的守护,让缘分孕真情;是最美的祝福,让天地无病痛。在这些“非常”的日子里,儿内科的医护人员们用最朴实的心态接待与专心医治护理着每一位患者,一切都显得那么平静而平常。门诊负责分诊的李岳华护士把各项分诊工作处理地井井有条后,有时到了下班时间还乐呵呵地自己主动加会儿班。出门诊的专家们一个接一个地仔细诊查着患儿,看不完就“自动”延期晚下一会儿班,仿佛忘记了中午“咕咕”作响的肚子还要求吃饭一般。儿童重症监护室的医生护士们每个人都在加班。这一段时间抢救的患儿中,3个月以内的呼吸系统重症疾患小婴儿就占了三分之二;有重症肺炎、呼吸衰竭、休克上呼吸机的;有化脓性脑膜炎反复抽搐的;这几日,经过几昼夜不间断地奋力抢救,一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发高血压危象、休克、心肌损害、发育迟滞、重度营养不良、急性胃肠炎的孩子成功脱险了,大家好开心呀。普通病房里,医护配合得当,医生认真查房,责任护士专心护理着所属的病人。有一天,七楼病房早晨8点到中午11点前连续来了9个住院患儿,10分钟内给予生命体征测量;30分钟内给予治疗(急症患者立即处理);1小时内完成入院评估与宣教,无1例拖延,患者都非常满意。吉雅护士服务质量特别好,上夜班时后半夜了,患儿家长心疼她,送给她一个又甜又大的苹果,叮嘱她吃了。吉雅眼角湿润了,舍不得吃,把苹果留到早晨和大家一起分享。
在这个少雪干燥的冬天,面对史无前例的巅峰“患儿就医潮”汹涌而来,所有的困难都没有难倒大家。孩子们的康复是医护人员们最大的心愿。在院领导的关怀下,科领导加班加点开会想办法,凝心聚力地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将门诊的10张小床支援到病房各处缓解住院紧张局面;儿科输液室治疗区原来放小床的区域增加30个输液席,重点时段与区域加派护理人员,合理排班保证患者安全。医院各个部门的支援温暖地到了:后勤系统的王瑞科长、杜万红科长放弃休息时间,亲自加班加点地监督工作人员保证质量地为儿科输液室快速安装好了输液架,调配好了舒适的输液椅;护理部和科里护士长们讨论了儿科输液室及病房的护理人员合理调配方案后,在其他各个科室的大力支持下,优质的支援护士力量快速到位。
“白衣天使”的人性光辉在奉献中闪耀——穿越孩子们的病痛与家长的焦灼,穿越夜的温情,穿越所有的伤痛,抵达爱的彼岸,抵达患者的心间。门诊张晓丽护士长,元旦期间还在加班。这个敬业的姑娘,精心地指挥着儿科输液室的姐妹们一步步漂亮地赢得这场关乎生命的战役。前些日子,她艰难地和最亲爱的爷爷之间“签订了一个君子协议”——一定要最用心地好好工作,守护好每一个儿科输液室的患儿,尽全力击败肆虐的病魔。医院的电话里答应着爷爷病重时的要求——好好工作,不要因为爷爷生病而影响工作。这个坚强的姑娘,从小失去母亲,亲爱的爷爷等亲人含辛茹苦地将她养大,爷爷重病期间,医院评审和保证儿科门诊及儿科输液室的安全有序忙碌着,爷爷坚决不让她请假回去,她含泪答应了。她做到了,爷爷在欣慰中去世了。晓丽护士长制定的护理人员调配方案在保证儿科输液室科特殊时段护理安全应对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位于儿科输液室内的儿内科急诊在这次就诊巅峰时段傍晚6点到9点就医患儿太多,为了保质保量地加快医生诊疗(突发抢救)速度,晓丽护士长增设了护理傍晚6点到夜间9点的班次,负责给急诊大夫分诊、测体温、维持秩序等(如突发抢救事件时协助医生们的电子录入工作等);而在原来傍晚6点到夜间12点的夜班、傍晚6点到第二天8点的夜班、以及治疗班原来人员的基础上,医院增援护士协助;为了保证转诊过程中绿色通道的畅通,晓丽护士长严格地在儿科输液室培训护士们:牢记应急电话;各种急救流程人人过关;急救箱、氧气袋、轮椅等处于备用状态,班班交接、专人负责。从而确保了患儿们转诊过程中的安全护送。
新的一年来到了,这是儿内科医护人员北京哪里的白癜风医院最好小孩得白癜风能治愈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ongjiushiye.com/bjzy/8055.html